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狂风卷敛着骤雨,汹涌的山洪像一匹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下。秋儿的爸妈把秋儿推上屋顶永远地走了,秋儿哭肿了眼睛,喊哑了嗓儿,只有怒吼的山洪在茫茫的山野中回响。山洪吼叫着,一下子窜上了好几尺高。秋儿在屋顶上心惊胆颤。突然,秋儿看见救援队的一个小战士爬上了上来,手里拿着一套救生衣。秋儿满脸泪水地接过救生衣,迷惑地问:“你穿啥?”小战士从容一笑,说:“放心,我是游泳冠军。”忽然,一个大浪打来,小战士落水了,秋儿痴望着滚滚的浊浪,也没见小站士浮出水面。原来,小站士不会游泳,更不是什么游泳冠军……他还小,如花一般的年龄,他把自己的从容一笑留给了秋儿,自己却跟着浪花走向了永恒…… 秋儿哭了,哭得昏天黑地。
秋儿没有了家,她披着傍晚的朦胧来到了公路边,想搭便车到城里,听说城里的流浪儿混得不错。秋儿坐在路边的石头下,静静地等待,希望碰到一个好心的司机,带她去城里。寒风瑟瑟地刮,风夹着细雨,秋儿冻得如一根冰棍。来了,来了,从远方摇摇晃晃地开来了一辆大货车,秋儿连忙跑到路中心,拦住了那辆车。司机是个黄胡子的叔叔。秋儿哀求地说:“叔叔,能载我一程吗?”黄胡子司机望了望秋儿,扭头看了看车上的货,又仰望了一眼即将飞雪的苍天,摇了摇头,开走了。秋儿绝望了,她低头瞥了一眼那块冷酷的石头,知道它也前途暗淡,心里酷寒而栗。十分钟以后,那辆破旧的汽车又摇摇晃晃地开回来了。司机向秋儿招招手,说:“小姑娘,快上车!”这时雪花开始飞舞起来,一团团一簇簇,不知道是喜还是忧。秋儿的心里有一股融融的暖意在升腾。大货车到点后,秋儿下了车。秋儿四处寻找,想对司机叔叔说声谢谢,可司机叔叔早已无影无踪了,秋儿满脸泪痕地离开了大货车。
居民楼下。初冬的雪渐渐地小了,秋儿的心情并没有渐渐地好起来。她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她看着院子里孩子们堆的雪人,觉得它好幸福。一个小男孩从楼道口走了出来,手里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秋儿目不转睛地盯住那碗面条,肚子咕咕的响。谁知小男孩向她走了过来,把面条递给秋儿,说:“我知道你一定很饿,快吃吧!”秋儿受宠若惊,激动万分,她不知道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关心着她,她感觉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运的人。她没有多想,一声“谢谢”之后,狼吞虎咽地把一碗面条一扫而光。小男孩向她招招手,说:“我知道你没有家,就在我家住下吧!我爸妈到外面打工去了,我爷爷答应了。” 秋儿感动得泪水如潮涌,要不是小男孩太小,她几乎要给小男孩跪下了。她跟着小男孩往屋里走。此时,除了男孩“咚咚”的脚步声,就是秋儿低低的抽噎声。
长大以后,秋儿放弃了她的梦想——当教师,而是做了一名女战士。没有人知道这是为什么,只有她深深地记得那个曾经为她牺牲的人。 有一首老歌唱道:“路过的人我早已忘记,过去的事已随风飘去。”听起来有一种无奈的伤感。但是有些事注定让人刻骨铭心。
【评点】这是一篇感动人心的习作。首先习作选择了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秋儿一家遭山洪,爸妈死在山洪中,房屋被山洪冲垮,一个孤苦伶仃的流浪女,准备流浪街头,巧遇开大货车的叔叔在自己困难重重的时刻把秋儿带到了城里。在街头的居民楼下,一个小男孩给她送来了面条,还带她到家里住下,秋儿真可谓不幸中的万幸。这是幸运吗,不,是人间真情。其次是习作对司机叔叔和小男孩这两个好人进行了细致地描写,把两个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如此高尚。
辅导教师:邹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