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一个宁静的夜晚看这部电影的,可随之而来的是却是心灵的大地震。反反复复地想着那三个让我心疼的主角——方登、方达、还有他们的母亲李元妮。整整32年,尾随着他们的生活痕迹,看到了他们泪水中叫人痛心的挣扎。
方登,一个倔强的叫人心疼的女孩。从那两行泪在她稚嫩的脸上滑落开始,我们就感受到今后的日子她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我想,不是对死亡和地震的恐惧,而是对命运的伤怀甚至是对母亲的憎恶。于是这种发泄便随之转移到自己的养父养母身上,尽管养父一再地让她回唐山去找亲人,但她总说是不记得了。可是当已长大的她在养父面前声嘶力竭地吼着:“我不是不记得了,我是忘不掉!”那一刻,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方登的痛楚。“救弟弟”那三个字一直贴在她耳边,那个微弱的声音被扩大千万倍在耳膜中爆炸,于是就成了心底里那个她不愿揭开的伤疤。
可亲情又能如此彻底地痊愈一切!在汶川地震的救援中,姐弟时隔32年重逢,看到弟弟,方登的心瞬间塌软了,她哭着说“看到弟弟,我就知道我错了!他是我弟弟啊,弟弟活着,多好!”这就是亲情,足以感化一切。透过方登的挣扎,我看到的,不是她的冷漠,而是始终埋藏心底的对家的眷恋。可惜,没人能懂!
方达,这个断了一只手臂但后来仍干出了一番大事业的争气的孩子,其实他心中的负罪程度丝毫不少于母亲。32年来对姐姐深深的愧疚以及妈妈当初的那个决定给自己背负的沉重使命,有没有想过他的累?在不想念书时母亲又翻出往事来劝他,他一急就喊:“你当初干嘛不救我姐。”吃了母亲一巴掌。他是必须争气的,纵使是为了当年的那个决定他也必须报答母亲,于是他愧疚了32年,奋斗了32年。他的挣扎中,我看到折磨人的委曲,可惜,没人能懂。
李元妮,这个坚强的母亲,上天抛给她一个一辈子都不忍心去做的决定,让她的心中缠了一个打不开的结。当她失神地说出那句“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我流泪了,失去了由自己放弃的,况且是唯一的女儿,这是一场比地震更可怕的劫难!她一时一刻都没有忘记过丈夫和女儿,每年都给他们烧纸钱,一遍遍告诉他们回家的路,絮絮叨叨,模糊的呓语里满是母亲的温柔。她为他们牺牲了青春,以作微弱的偿还。在最后母女相认时,方登抱着头痛哭着喊:“这32年你是怎么过来的啊,一个人这一辈子里有几个32年啊!”那一刻,母亲的神情忽然变得释然,像是所有的痛苦都不复存在了,她笑着流泪,那一刻,回想到她的挣扎,我忽然地看到了这位坚强的母亲其实是多么脆弱和不堪一击,那次劫难,那次手心和手背的选择,那资助掏空了心的遗弃……她再也经不起什么了。可惜,没人能懂。
32年的挣扎,因那23秒的地动山摇,往后,亦便是再也难分难舍的血脉亲情。
写于2010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