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记得吗?在《迎奥运促和谐》这本书里,有一篇叫做“世界冠军与奥委会主席”的文章。在那么多篇文章里,我唯独对这篇印象深刻。
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邀请邓亚萍到奥委会总部参观访问,不久,邓亚萍真的去了。那天,奥委会总部专门为她升了一面五星红旗。老人给邓亚萍准备了非常好吃的瑞士巧克力,并告诉她不要吃的太多,要发胖了,胖了就打不动球了……
萨马兰奇还告诉邓亚萍:“你知道吗?你是全世界运动员里我第一个邀请来奥委会做客的人。”吃饭的时候,萨马兰奇鼓励邓亚萍说:“我认为你是真正的世界第一,明年(1992年)奥运会,你肯定拿冠军,到时候我再去给你颁奖。”邓亚萍铭记老人的勉励,更加刻苦训练。第二年,在奥运会上,他们谁也没让对方失望。
这就是世界乒乓球冠军与国际奥委会主席之间的故事。这个故事让我想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也让我想到了四年级学校的游泳比赛。
参加比赛的时候,我得了重感冒,鼻子堵得不行,可我在老师告诉我们可以报名参加比赛时,还是报名了,当时我是这样想的:虽然感冒了,可说不定也能那个名次呢!
个人项一共有2项,我俩项都报了。第一项比赛是四年级50米蛙泳,刚一下水:妈呀,这才9月哪,水就这么冰!都够把我冻成冰棒了!稍微活动一下吧,“一二三四,二二三四……”这时,一位老师喊道“预备——”紧接着就是“砰”的一声,我猛蹬一下腿,奋力向前游去。
刚开始还可以,速度还跟得上,也不觉得很累。可刚过25米,就撑不住了,本来耐力就不够,再加上重感冒,体力都用完啦!愈来愈慢,愈来愈慢……“完了完了,再这样下去,我非沉水不可!”心里那个急啊!急没用哇,因为一直着急,所以到后来竟快游不动了!
就在这时,在6道(我是5道)的同学对我说:“加油啊,马上就到终点了呢!”霎时,热血在我心中沸腾:是啊,马上就到了,只差几米了!在终点等候的老师也拍着手对我说:“快快,加油啊!”那时,我真的好感动,差点眼泪就从眼眶里涌出来了。也不知道是哪儿的力,把我拉到了终点。
后来,我才知道那为鼓励我的同学是七班的,至于名字嘛……我就不说了。
虽然那次的比赛,我没有获得名次,但我得到了比名次更珍贵的东西:友谊。俗话说得好啊“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现在,我参加比赛的目的比以前明确了:不是为了名次比赛,而是为了友谊比赛!
上一篇:我的梦想
下一篇:我的“投弹”式灭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