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爱学习的孩子。除了认真学好课本知识,在课余时间我都常常去参加兴趣班的学习。如:画画、围棋、踢足球……从8岁开始,我就每次都是自己一个人坐车去学习。有时坐有空调的公交车,有时坐轻轨,有时来不及的时候,就坐出租车。每次在车上,看着大街上车水马龙,就感觉我们家乡的交通可真方便呀!
可我听大人们说呀,重庆的交通在直辖前是比较落后的。这么大一个城市,那时就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条路通向外界。长江、嘉陵江将主城分割,车辆过江就只有两座桥,其余的地方就得靠轮船将车辆渡到对岸。而且,重庆是山城。当时,人们上班下班全靠公共汽车,由于坡陡弯急,道路狭窄,进出主城的就只有两条路,上下班时,堵车非常严重,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堵城。家乡人民多少年多少代都迫切希望能多建桥梁,多修路,盼望着天堑变通途。
就在重庆直辖十年后的今天,重庆的交通真的大变了样。“一环五射”的公路主骨穿山越岭,通车里程达778公里;现代交通工具——轻轨的建成,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重庆地铁已在建设之中,预计2009年底完工……“半小时主城,八小时重庆”已经实现。不仅陆路交通有了飞跃的发展,水运、航空也取得了较大发展。江北机场已成为国际性的航空港,每天迎接着来自各个地方的宾客。36座大桥飞跨两江,宛如一条条腾飞的巨龙。经过十年的发展,立体、快速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在重庆已初具形体。过去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说法。而现在,要是李白看到我们家乡的交通的变化,应该会说“条条大路通山城”了吧。
虽然,家乡的交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是,一些不好的交通现象依然存在:在上、下班高峰期交通还是比较堵塞;有一些人仍然习惯横穿马路;有一些车辆没到站也在停车……
我觉得在上、下班高峰时间,限制某些车辆,如货车、垃圾车等行驶,也许可以缓解交通。在这个时间,要是能多让几个交警叔叔在交通要道将抓住的违反交通规则的人进行教育,直到他懂得错,懂得这样做的危害;能加强管理不到站停车的违法车辆,进行罚款、教育,使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