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一次意犹未尽的美丽之旅

智库作文
2017-11-25
0

几乎是以一种茫然的心态走进这里的,在历史的急切进程中,我竟还能寻觅到这样难得的静谧之处,使得时光流淌宁静安祥。我走过的每一步,我凝望的每一眼,全都值得我用镜头去捕捉,用笔端去描绘。因为眷恋这份安定,我记住了这个地方的名字——牌门村。————题记

村庄鸟语花香

说起农村,总有些不好的印象:错落无序的房屋,成群结队的蚊蝇,污水横流的阴沟,随地乱扔的垃圾。而处于大碶镇的牌门村,完全地改变了我的想法,在干净又不乏那捎带泥土芬芳的原始气息,大气的绿远远近近,遮蔽了乡间小道,把我们的视线引进了郁郁葱葱的繁华。但它给我的感觉似乎又有比原始更进的一层,因处于现代代的发展中,城乡结合的规划让它有了比一般农村更加自豪的特色。

一行人步入牌门村时,空中飘着迷蒙的细雨,空气清澈而透明。下意识地张望着,洁净的村道旁,一幢幢新颖别致的房屋错落有致,红色的瓦,米黄色的墙;

独具匠心的是,村内白墙上还绘制了几十幅公德宣传画,内容丰富,色彩分明,在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映衬下的宣传画,给这个秀美村庄增添了几分文化气息。

房前屋后栽花种草,不出家门就能与那遍开的花儿与灵动的绿意撞个满怀,漫步村中,看摇曳的绿荫花影,观池塘荷叶田田,闻着沁人心脾的芳香,听鸟儿清脆的鸣唱,我想五柳先生笔下“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就是如此吧!

知晓牌门渊源

不知不觉就到了承载了牌门渊源的石广亭,它是牌门后人为了纪念先人金石广建造的。

隆庆三年至万历十五年,明州五县遭四次灾荒,饿殍遍野。定海(镇海)泰丘里(乡)塔峙岙口金石广领族人带粟粮,赴重灾地沿途施粥,并上书奏请朝廷动拨皇粮救灾。事后,五县受救百姓自发敦促县衙出资在金家村村北平野由南而北每距百步建起了五座牌楼,以此感谢金石广救命之情。朱翊(万历)御笔书“为国捐助”,赐予金石广,并在各县县衙建造的五座牌楼北面又建造御赐牌楼,则成了所有牌楼之门,这也是牌门村村名由来。

如今,四百多年过去了,原先的牌楼已经看不到它的样子了。为了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2006年,牌门村村委出资建造了石广亭,还在亭子旁边立了一块碑,碑上记载了当年金石广的事迹。

原来,这里竟有这样的悠久历史和浓厚人文啊!听着亭子背后的故事,久远的声音碰触着我们的心灵,葱笼的绿意之下,秀美的石广亭越发显得孤远了。

生态垃圾处理

一路走来,我们几乎看不见一张纸屑、一个烟蒂,环境十分整洁。整洁环境让牌门村成为了省级卫生村、绿化村;而家家户户实行的生态垃圾资源化处理方式更是全国农村首创。村官张妙君告诉我们,现在村民的环保意识都很强,每户村民家里都有两个垃圾桶,他们会对食余垃圾和金属、塑料、纸张、玻璃等各类垃圾进行分类。村内的垃圾集中投放点都放着3个不同颜色的大垃圾桶,村民把分好的垃圾倒入相应的垃圾桶;再由保洁员定期将其中的食余垃圾倒入食物垃圾处理器,通过处理,把这些食余垃圾变成有机肥料,变废为宝。为满足大家的好奇心,村官又带我们去了放置垃圾处理器的地方。在一片种满美人蕉和水花生的小花圃旁,放着一台硕大的食物垃圾处理器。村里70%以上的食物垃圾由环卫人员收集后运到这里,然后通过无害化处理,将产生的废水就会进入地下污水处理系统。

2006年底,牌门村铺设了1500米长的污水总管网,并通过蛛网般的小管道连接到100多户村民家中。通过这些管道,村民家中的生活污水全部被输送到深埋地下的调节池和预处理池中,经沉淀和生物处理后,再由水泵提升到深3.5米的人工生态绿地系统中,接着经过由系统内的碎石、粗沙、细沙等填料的层层过滤,最后流出地面。绿树掩映下,有潺潺流水,一条小沟清澈见底,我们怎么也想不到这里居然就是生活污水排放口。

“远见卓识,令人钦佩”,在看了牌门整洁的环境和生态垃圾资源化处理后,大家都对具有超前环保意识的牌门人大加赞扬。

大风雅居引客来

牌门的美除了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还在于它有着浓厚的人文背景。

著名音乐家、教育家,《采茶舞曲》作者周大风于2008年初住进牌门村。周老的“大风雅居”由淡雅的瓷砖铺满成墙体,还有一对颇有古韵的铜质门环,无不显示出房子主人的喜好。村官张妙君说,周老祖籍在大碶后洋村,退休以后他才住到了牌门。“那他为什么不回老家,要住到牌门呢?”这时不知谁问了一句。“近几年,牌门村经历了新农村建设,村内生态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十分适合居住。这应该也是周老选择在牌门安度晚年的原因。”张妙君自豪地说,“周老晚年能住在这里,这也是牌门村一笔无形的财富啊。”如今,经常会有一些文人墨客在拜访他的同时,了解了牌门村。周老还在这里“遥控”指导几所音乐学校的教学,为音乐和艺术教育事业辛勤耕耘。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牵动着亿万人的心。周老在牌门寝食不安,他不仅第一时间为灾区捐款,还创作了新歌《妈妈,我要回家》,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听完有关大风雅居的介绍,我们更是羡慕这里了。

海晨兰苑飘清香

这里是2007年落成的海晨兰苑,占地120亩,兰花种植基地面积超过7亩。

当我踏入海晨兰苑的第一步,我就被扑鼻而来的清香惊呆了,不是花粉的刺鼻,空气中那种似有似无的草木味道,彻头彻尾地包围着我们。

情不自禁地抬头。

第一眼——

成片成片的墨绿在瞳孔中安静地流淌……

第二眼——

墨绿色中的隐隐的红色微微跳跃着……

第三眼——

那些藏身于墨绿之下的类似棕色又类似褐色的花盆托起了万般古朴与典雅……

第四眼——

第四眼已经不重要了,我们已迫不及待地冲向这片绿色的海洋,冲向这个芬芳的世界。俯下身细细观察着,外边的一排是惠兰,就是我们常见的品种。带着略有些陈旧的绿,安静地交叉着,颇有葱茏的味道。还有粉冠军,比惠兰娇俏许多,叶瓣闪着新鲜的光泽,粉色的花瓣使我们的视线一片明艳。再走近些,春兰与春剑似乎更小巧,犹如娴静的女子,古典中透着几分秀气。属凤梨科的丹尼斯要比它们的叶瓣硕大水灵许多,有些则柔顺地自然弯曲着,完全没有惠兰一般略带倔强与冷傲,而名为阿拉巴马的则妖艳而奔放得多,鲜红色的花瓣犹如一个个鲜红的手掌,在一片绿色中招摇着。一路走过去,不一样的枝叶与深浅不一的绿,却是同样的古典与大气。一直走到兰苑的尽头,忽然,几星嫩黄色冲入眼帘,这是一株不常见到的蝴蝶兰,那种斑斑点点的黄,如同阳光撒下的碎影零星地散布着。它美得如同一幅手绘的画,让人感觉不真实,我执意去摸了又摸,它的花瓣娇嫩而饱含水份……

总是觉得,走进海晨兰苑就像走进另一个世界,那里安静无风,只有大片大片的绿向每一个前来观赏的人们倾诉着那种静淡与大气的心境。

这次探访,就在这精致、超脱自然的芳香中结束了,这个收尾让我舒心。走出兰苑,那份清新仍是萦绕鼻间。回头,伫足痴望牌门这个自在优雅的“新农村”,实在舍不下这样的美丽,真希望留待时间慢一点,再慢一点,看满山苍翠明媚,看满地落英缤纷,感受当今农村生活的变化,感受质朴村民所创造的发自内心的生活美感,这次探访,仍是意犹未尽……

写于2010年9月24日

上一篇:世博之旅

下一篇:北京在这里

相似作文

红色光芒
2020-10-14 23:15:08
理想家园
2020-10-14 23:14:43
愿时光倒流,诚以亲临
2019-10-21 23:24:47
时光可容许那些年的轻狂
2019-10-21 23:24:13
我的家乡
2019-10-21 23:24:04
中华英雄
2019-10-21 23: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