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的警察故事

智库作文
2018-05-16
0

天安门,作为中国首都的标志,中国的心脏,而也是一个能够了解中国的窗口,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特殊的含义,而使天安门不仅充满了神圣的魅力,而他的和谐稳定也让人备受瞩目。就在2007年五月28日,通过学校组织的观看“北京市公安局天安门地区分局先进实际报告会”,让我们这当代的大学生了解到很多鲜为人知的警察故事。

北京市公安局天安门地区分局成立于1999年6月,民警平均年龄29岁,辖区包括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正阳门、以及故宫、中山公园和劳动人民文化宫等场所。8年来,他们以维护天安门地区的稳定为第一要务,以争创中国一流警队为奋斗目标,逐步形成了以“执法为民,争创一流”为核心的“天安门警察精神”和以“清醒的政治意识、强烈的责任意识、科学的创新意识、深厚的亲民意识、自觉的警德意识、昂扬的争先意识”为内涵的“天安门警察意识”,圆满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安全保卫任务,有效维护了天安门地区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为构建首都乃至全国和谐社会“首善之窗”做出了突出贡献,多次受到中央、公安部和北京市委的表彰,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集体二等功4次,集体三等功8次,集体嘉奖6次。

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城市中心广场,每天都吸引着熙熙攘攘、络绎不绝的游人。据统计,天安门地区分局自成立以来,广场一共迎接了一亿五千多万游客。天安

门警察既要严格执法,又要热情服务。8年来,他们供为中外游客提供各种直接服务760多万次。微笑是他们送给世界的名片,人民满意始终是他们工作的最高追求。

而作为这次报告会的主要目的,让我们所知道,天安门警察总是出现在关键时刻。

一、申奥成功的不眠之夜

近年来,中国的大事连连,喜事不断,每逢国人扬眉吐气的日子,数以百万的群众就会瞬间涌向天安门广场,仿佛不到天安门广场就无法表达和抒发这种炽热的情感。

2001年7月13日,就注定是这样一个不眠之夜。

那天,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12次会议上,将决定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天刚擦黑,广场上就聚集了几万群众,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一种自信的笑容。中国人的心都是相通的,虽然我们也期待着胜利,但责任要求我们必须做好“两手”准备。

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的时候,整个北京沸腾了。尽管我们作了最充分的准备,但那一刻仍然让我们惊呆了――也就是十几分钟后,上百万的群众潮水般地从四面八方涌向天安门广场。接着,不断有民警通过警用电台,吼着嗓子向指挥部报告:“广场东口请求增援”、“广场西口请求增援”、“长安街请求增援”……同时还传来民警紧急疏导的声音:“大家不要挤!小心……”再后来,电台里的声音就听不见了,整个天安门广场被欢呼声、锣鼓声和鞭炮声所覆盖,震耳欲聋。广场周围的马路上,汽

车一辆挨一辆,排得密密麻麻,每个司机都拼命地摁着喇叭,每个车窗都伸出手臂,有的群众干脆站到车顶上边喊边挥舞国旗。欢庆的群众你拥抱我,我拥抱你,大家手挽着手,眼含热泪,高唱国歌,身手好的竟然爬上了十几米高的华灯,站在灯杆顶上奋力摇动国旗。谁也没见过这种阵势,谁也没经历过这种场面,但我们清楚,广场附近百万群众的生命安全,此时就扛在我们天安门警察的肩上。

上级领导一声令下,“把所有机动警力都调出来,绝对不能出事!”数百名民警立即投进了广场,但一眨眼的功夫就融化在茫茫人海之中。那天,民警们是典型的各自为战,按照责任区划分,坚守各自的岗位。

约在深夜1点钟,中央领导来到天安门,并走下城楼与民同庆。这下,广场的沸腾达到了极点。许多群众跨过护栏,拥向金水桥,一只舞龙队也上下翻腾着向中央领导的位置聚拢。执勤民警以最快的速度集结起来,在中央领导的周围形成了三四道人墙,身材魁梧的巡警队长带着几十名民警去开辟疏散通道,却被人群挤倒,他本能地用左手撑地,一下戳断了胳膊。即使这样,他想到的还是安全:“别管我,快去疏导!”这位队长忍着撕心裂肺的疼痛从地上站起来,煞白着脸,依然用右手顽强地疏导着群众,他声嘶力竭地喊道:“大家注意安全啊,千万不要拥挤!”喊出的每一个字都竭尽了全力。

那天晚上,民警们在广场连续执勤将近十个小时,足足干了一个通宵,没喝一口水,没吃一口饭,每个人的嗓子都喊哑了,每

个人都精疲力竭。在这起罕见的、群众自发组织的大型集会中,天安门广场保证了绝对安全,再次做到了万无一失!

第二天凌晨4点多,广场上依旧人山人海,数十万群众在等待着升旗。令人称奇的是,当金水桥畔响起《歌唱祖国》的乐曲时,喧闹的广场顿时变得格外安静,广场上,不仅听得见国旗卫队的脚步声,仿佛还能听到全场群众和民警的心跳!就在《国歌》响起、升旗手将五星红旗抛向空中的一瞬间,全场群众和民警同声高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振兴的歌声,在天安门广场上空久久回荡!

天安门广场的庆典多,活动多,大事多,人流多,任务重。7年来,天安门地区分局共执行警卫勤务14500多起,累计投入警力达255400多人次,有时一天的警卫勤务就达37次,每年仅外国元首、政府首脑级访问的警卫勤务任务就有200多次。天安门地区的安全标准是万无一失,天安门警察像一只永远拉满弦的弓,“责任重于泰山”在这里绝不是一句空话。

二、天安门警察就像一只永远拉满弦的弓。一次,民警马肃正在金水桥执勤,突然背后有人跳河,围观的游客还没有反应过来,小马“嗖”地一声,也跟着跳了下去。那名轻生者被救了上来,小马的身上却多处受伤。当分局领导核实情况时,小马的脸上还渗着血珠,他内疚地说:“都怪我,没拽住他,他是在我背后跳的,真的!都怪我反应太慢。”没等领导说话,旁边作证的女导游先急了:“

你怎么这么说啊,谁的后脑勺也没长眼睛。不是你反应得快,那人还说不定怎么样呢。领导,咱民警连命都豁出去了,得给他奖励啊!”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别的地方,小马肯定会受到奖励,甚至立功,但发生在天安门不行,因为这里的标准是防患于未然,追求的目标是万无一失!也就是打那以后,他对背后的响动特别敏感,稍有异常,就会突然转身,反应极快。为的就是能在第一时间处置突发问题。为了广场的安全,天安门警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三、对诚信的感动

去年“五一”黄金周的一天,民警李雪松正在金水桥前疏导过往的游客,看见一名20岁左右的女孩从天安门城门洞里走出来,茫然地四处张望。

李雪松上前询问,没想到那个女孩“哇”地一声哭了,女孩一哭,围上来一群看热闹的人,有的还起哄:“哟,警察把小姑娘弄哭了。”李雪松顾不上解释,一面大声地劝围观游客散开,一面安慰女孩:“你先别哭,有什么事儿你说。”女孩平静下来,抽泣着说:“我叫白鑫,在北京打工。前几天,我妈妈从老家来看我。妈妈是第一次来北京,我今天是陪她去故宫的,没想到钱包丢了……妈妈下午就要回老家去了,您能不能借给我点钱买门票,我把身份证押给您。”李雪松还没来得及答话,又有人吵吵:“骗子吧,身份证弄不好也是假的。”女孩听到这话,又哭了起来。李雪松把她叫到一边,接过身份证看了看,又问了女孩几个问题,判断她说的是实话,就拿出200元钱,连同身份证一同递到女孩手上,

说:“我相信你,身份证你带着,随时都得用。200块钱够吗?快去买票吧,陪老妈好好看看故宫。”女孩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掏出手机塞到李雪松手里,只说了一句:“我会打我的手机跟您联系还钱的。”没等李雪松说话,便转身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

第二天一大早,手机响了,传来小白的声音:“警察哥哥,您好,我是昨天您帮助过的那个女孩,现在来向您还钱。”李雪松来到分局门口,小白把200元钱还给了李雪松,还带来了一盒巧克力。李雪松婉言谢绝,可小白鑫说什么也不答应,她说:“巧克力您一定要收下,这不仅是我心意的表达,也是对诚信的感动。昨天我和妈妈玩得特别开心,谢谢您,天安门警察哥哥!”

天安门,共和国的心脏,她承载着历史,以特有的魅力凝聚着华夏儿女,成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憧憬和向往;

天安门,共和国的象征,她描绘着未来,以奋进的雄姿吸引着世界目光,放飞着和平发展的理想与希望。

通过这次报告会,让我们更深一层的了解到我们的警察,而我们也知道了我们是处在一个多么幸福的社会,我想把我所知道,听到的没一件警察故事告诉大家,让每一个人都从更深层去了解天安门警察,可以说天安门警察是捍卫天安门地区和谐与稳定的钢铁长城,而“有困难,找警察”这也绝对不是一句空话,最后只想再说一句“警察叔叔,你们辛苦了。”

上一篇:我来了

下一篇:我要再次发文啦!

相似作文

天安门前观升旗
2019-10-01 16:35:32
天安门前看升旗
2019-10-01 16:31:04
游天安门广场
2019-10-01 16:28:54
天安门广场
2019-10-01 16:25:46
我爱北京天安门
2019-09-24 22:51:35
红旗飘飘在我心
2019-09-24 22:3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