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原谅我十七岁才懂你》有感

智库作文
2019-04-08
0

就在刚才,我读了一篇可能让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的文章《原谅我十七岁才懂你》。

这篇文章主要是讲:作者在九岁的时候,母亲离开了自己和父亲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家里就只有自己和父亲了。然而品学兼优的作者却瞧不起她那在广州城

一个最不起眼的电视机厂里工作的父亲。作者生性沉默寡言,他是爱着女儿的,父亲为女儿做了许许多多看似平常而又并不平常的小事:为准备期末考试的女儿把做好的饭菜热了一遍又一遍;为生病躺在病床上输液的女儿整整守了一夜,还冻地眼泪鼻涕直流;为去参加同学生日聚会而又怕黑的女儿高高举着电灯泡为女儿照亮回家的路……而父亲为女儿所做的一切一切都没能打动作者那冰凉的心!直到有一次,作者的父亲病了,作者便扶她的父亲躺在床上。在不经意之间,作者在父亲的枕边发现了一个发黄的破旧的笔记本,于是作者便好奇地翻开看了看――里面竟然夹着作者从小到大获得的各种奖状,而且每一张都平整得连一条

细纹都没有!作者哭了,她放声大哭!一边哭还一边喊:“爸,我对不起你啊!原来我一直是你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贝!请原谅我十七岁才懂你!”

爱要如何表达?父亲苍老、沉默寡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女儿活泼好动、在学生会身兼数职、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父亲以沉默的方式爱着女儿,却从不给予口头和身体语言的表达;女儿因无法感受到父亲的爱而怨恨、逃避父亲,两人之间始终隔着一道“鸿沟”。很明显,女儿最终还是意识到父亲对

自己的爱,但是,这种意识却经历了太多年的沉淀。也许,我们在为父爱的伟大而感动之余,更多的是心酸。为什么两个人不能很好地沟通,让对方了解自己的心意呢?

也许大多数传统的中国人都像文章中的父亲一样。他们爱子心切、但是做法过于保守;他们不善于跟孩子沟通,只会默默地为儿女做着一切;他们认为爱不需要溢于言表,只要有爱,儿女们自然能感受得到。但是,对于年轻的儿女们来说,因为生长时代的不同,因为年龄和经历的限制,他们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

能意识到。

在这里,我就要号召中国传统的大人们都向老外学习,向孩子敞开心扉,让

孩子们了解父母们的爱;而孩子们则要体谅父母,主动与父母沟通,一切的误会

都能烟消云散。当我们在享受小家幸福的时候,不要忘记,年迈的父母正在时刻

惦记着我们!他们也没有什么奢望,就是希望能够看着自己的儿女们健康快乐地

长大!

相似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