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吧,来吧,来我们这里过幸福的生活。”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再一次阅读了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笔下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不断从心底发出呼唤。
一次次的幻想,是快乐,是失望。第一次幻想火炉,是因为寒冷,渴望得到温暖;第二次幻想烤鹅,是因为饥饿,渴望得到食物;第三次幻想圣诞树,是希望得到快乐;第四次幻想祖母,是希望得到热爱。可是到了最后,她什么也没有得到,只是冻死在大街上。多么可怜的小女孩啊!他和祖母一起飞向那所谓的没有寒冷、饥饿、痛苦,只有快乐的地方,没有人知道她曾看到多么美好的景象。小女孩失去了小小的生命,宝贵的生命。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与故事中的小女孩比起来,真是幸福极了!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里,而小女孩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里;她要在除夕之夜出去挣钱,而我们什么也不干就能得到压岁钱;她在出去时只能穿一件单薄的衣裳和一双根本不适脚的大拖鞋,可当我们要出门时,爸爸妈妈怕我们冻着,还会给我们戴上围巾、帽子,穿上大棉袄和不怕冷的棉鞋;我们能上学,而小女孩却不能……相比之下,我们得到的东西要远远超过小女孩,但可气的是,有的同学竟不知好好珍惜,对父母的爱一无所知,反而还对父母没大没小,不好好学习。唉,如果小女孩生活在现在,她一定会过得非常幸福、快乐,回比别人更出色!听了这么多的对比,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学习,为建设祖国出一份力?
“来吧,来吧,小女孩。来我们这里过幸福的生活,和我一起生活,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