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的白云,轻轻地荡着,渐渐地飘移。它载托着我无尽的遐思,在红楼中游离。大观园中那一个个如花似玉的奇佳女子的“一把辛酸泪”,着实牵人心魄,令人嫉妒。他们各有万种风情,百转柔肠,恰似花草幽芳,各领风骚。虽不恢弘,却也绽放的璀璨绮丽。
芙蓉——林黛玉
芙蓉,清姿雅质,独殿群芳,可谓花中之骄子。乍一提此花,人们自然会想到《芙蓉女儿诔》那位芙蓉仙子——晴雯。然而,它更似那位花一样的容颜,多愁善感,若不禁风的林黛玉。
《红楼梦》中写到,宝玉斟酌“茜纱窗下……卿何薄命”时,黛玉忡然变色。这足以折射出晴雯乃黛玉之影子。而在抽取花名签行酒令中,黛玉不是抽的“风露情愁”的芙蓉签,并系有一句“莫愁东风当自嗟吗?” 可见书中把黛玉比芙蓉。“平明露滴垂红脸,似有朝愁暮落时。”这句咏芙蓉诗更是黛玉的绝妙写照。
林黛玉,这位才华横溢的妙龄女子,伴着凋零的花瓣,她要把那心事满怀长埋地下,却只有那无限愁思融化在扑簌簌的泪珠里。她的浪漫风流,才气纵横以及最后冰凉的结局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她绽放得太美了,让上天嫉妒了。于是凋落成一片云淡风清,只留下芙蓉般的香魂。可叹“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牡丹——薛宝钗
牡丹,素有“国色天香”之美誉,雍容华贵,又称“花王”。李白的《清平乐》中将杨贵妃喻牡丹。而《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又何尝不是一朵艳丽的牡丹呢?在抽取花名签行酒令时,她抽取了一枝“艳冠群芳”之牡丹签,系有一句“任是无情亦动人。”有一次,宝玉不慎对宝钗说:“怪不得她们拿姐姐比杨妃……”显然宝钗具有贵妃的气质。
薛宝钗生在金陵四大家族之一“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她个性“沉稳,外冷内热”,大气而聪颖,闪现着丝丝智慧。像牡丹一样高雅大方。人缘极佳,在荣国府中,上能讨好老爷太太们,下能团结打杂丫头,在诗社中,风头竟盖过了林黛玉,实在让人不得不钦佩。而宝钗最无奈的命运就是那段“金玉良缘。”她成了任人摆布的棋子,作了封建婚姻制度的牺牲品。
薛宝钗这位绝佳女子,在风华正茂时选择了无奈。成为一朵凋零的牡丹,而只能长叹一声“纵然齐眉举岸,到底意难平。”
……
一个女子,一种花语,每个人都绽放着独一无二的美丽。这别样的惊心动魄地渲染着遐想的天空。如此空灵,如此悠远。它踏着风,乘着云飞向更高更远的天空,那是我浮云般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