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第二节课,妥老师拿了一瓶水来。开始,我还以为是妥老师上课喝的水(本来妥老师上课从来不喝水)。过了一会儿,妥老师挥了挥手中的瓶子说:“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吗?”
有的说是被污染的水,有的说是“仙水”,还有的说是泉水。可我却说:“这是纪念水!”“接近了!”妥老师高兴地说,“半对!”“耶!”我大声地喊着。
管哲说:“是长江水!”妥老师疑惑地看着管哲说:“对吗?”同学们齐声喊:“错!错!错!”这时,妥老师在黑板上写的“长江水”后面划了个大大的“√”。
霎时,同学们都呆住了!接着又是人声鼎沸。妥老师说:“现在由猜对的管哲尝一尝长江水的味道!”管哲尝了尝,说:“没什么味!”唉!真扫兴!
“要不让冯阳来尝一尝,闻一闻吧!”妥老师说。“啊!好香!一股泥土的香味和青草的味道!”冯阳激动地说。这使我们越发地好奇!
我也想上去闻一闻!唉!可是没机会呀!
“叮铃铃--”下课铃声响了,我们真舍不得这一堂课!
家长点评:
这学期家长访校日,我听了妥老师的习作课,使我感触很深。妥老师的习作课很有个性,他改变了以往作文教学由老师命题的固定模式,而是先把习作的中心内容讲解一下,然后让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自己根据老师讲的内容命题。于锦琰的这篇习作“一瓶奇怪的水”就是典型,老师以“猜水”为内容让同学们写一篇习作,这给同学们的写作留了很大的空间,同时同学们也能够按照自己的思维写出质量高的习作,而且锻炼了同学们的想象思维能力,张扬了同学们的个性。
看了孩子的这篇习作,觉得她的题目命的很好,首先给人造成了一种悬念。她通过老师手中的一瓶水,结合同学的各种奇思妙想,运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大对“水”的猜测,以“人声鼎沸”一词表现出同学们上课积极思考、勇于发言的良好课堂氛围。小作者通过简单事例叙述了上课的全部过程,尤其是以“大家真舍不得这一堂课”作为结尾,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读文杂感:
读了于锦琰的这篇作文,其实我也想喝一口,当时班里头为了喝这一口“珍贵”的长江水,争得你死我活的。于锦琰能把这篇作文写这么好,我很羡慕。但还有些遗憾,我希望你能把同学们抢着喝水的部分写得更精彩些,那不是更好吗?(魏杰)
写得很好,有着很强的记实性,并让人读后记忆犹新,一下子可以评断出作者的实力。于锦琰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字也写的很秀气,很棒!最后希望你是一只漂亮的风筝,在作文的蓝天中永远飞翔。(胡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