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误会,我可不是要写自己馋得想去地摊上买那些垃圾食品吃,而是要写我写日记的经历哦。
第一:无素材
写日记没有素材是许多寻常百姓的烦恼。它困扰着我们,可以让你在桌子前坐一个小时,口含笔杆,眼望天花板,本子上却一个字也没有。为什么?因为没有可写的。我也曾有几次走入了无素材的沼泽。但后来,我决定:要克服这个困难。于是大脑把命令一级一级发布了下去:眼睛要多看、多观察,不放过生活中的每个细节;耳朵要多听。就拿我写《遭遇“疯狂老鼠”》那篇日记来说吧!那天,教室门一开,右边靠墙的同学立刻尖叫起来,从前至后,他们有的跳上桌子,有的踩上椅子,肯定是什么东西窜了进来,而且速度极快。我虽然坐在最左边,看不见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我不肯放过这个绝妙的素材,便去采访了三位目击者。通过他们的讲述,我明白是一只小老鼠跑了进来,在最后一排历经周折,又跑回门口,终于被打死了。根据眼睛与耳朵发回的情报,我写了这篇文章。后来,我养成了仔细观察的习惯,发现生活中处处皆题目,我便到处去注意、去搜集,还专门找了个本,记下这些素材,经过一段时间后,我积累的素材真是写也写不完。
第二:无语言
有了素材,没有优美的语言也不是好文章。以前,我不会描写细节,文章不生动。我便在写到细节时竭力回想当时的情景,做到胸有成竹,然后照着心中的“动画图像”,竭力用我所会的、恰如其分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