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孔明灯是三国时期蜀国大军事家、谋略家诸葛亮发明的,用于战争期间部队之间互相通信所用。为什么孔明灯能像鬼火一样在夜空中随意穿行呢?我从“百度知道”发现了孔明灯的制作,我准备好一切必需物品,心里暗喜,只要试验成功,我就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第一盏“鬼火”-------孔明灯是也。
在我的工具百宝箱里,我找到了若干张薄纸、剪刀、一根竹条、细铁丝、胶水、酒精棉球和火柴作为实验的物品。用小小的剪刀,轻轻地把薄纸裁为若干张小纸片。我又将第一张小纸片与第二张小纸片粘在一起。百度上说,要依次粘上去,直到拼成一个两端落空的球状物。可贴着贴着,我发现哪儿不对劲了,如果依次粘上去,竖轴线就不能把纸条粘成立体形状。
我并没有泄气,又依照在背层再贴一层方法把整个球体固定好,俨然是一个“软灯笼”。我突然发觉:粘好的“灯笼”上方,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圆洞!于是,我再剪了一张圆形的薄纸片轻轻地糊了上去,“呼-----”我对着下缺口吹气,想方设法要把“气球”吹胀,可却是无功而返。于是,待胶水干了以后,我再次呼气-----哈!小圆球吹胀了!
兴奋之余,我也忘不了把那根小竹条,弯成了与下缺口一样大小的竹圈,并用两根互相交叉的小铁丝固定好,幷系牢。可酒精球怎样在交叉口的铁丝中心固定好呢?于是,我用“璃片”制成了一个精致的小圆碗扎牢在中间。我想的很周到,除了“璃片”,其余的固质品都会被燃着。
百度上说,如果易热品在孔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