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位于四川省重庆市,以大足县、潼南县、铜梁县、壁山县为范围,在
此地可赏到代表中国唐、宋时期的石刻造像艺术。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主要表
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多
躯,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为主,儒、道教造像
并陈,是中国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典范,规模之宏大,艺术之精湛,内容之丰
富,可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齐名。
大足石刻因地处中国内地山区,过去交通不便,幸免了历代战争的浩劫和人为
破坏,具有很高的文物、雕刻和旅游价值,尤以北山摩崖石刻和宝顶山摩崖石刻
最集中。
北山摩崖(石窟)石刻位于大足县城北两千米处,开凿于唐代昭宗景福元年
(892年),历经五代,两宋,相继在佛湾、营盘坡、观音坡、北塔寺、佛耳岩等
处造像近万躯。长达500米余,共编为290号龛窟。其中有碑碣6通,题记和造像
55处,经幢8座,银刻线阁1幅,石刻造像364龛窟。
北山石刻以佛湾造像最为集中,共编290号龛窟。在长300多米、高7米的崖壁
上,有碑碣6通,题记和造像铭记55则,经幢8座,阴刻“文殊师利问疾图”一
幅,石刻造像264龛窟。佛湾佛像雕刻精细,体态俊逸,风格独特。“心神车
窟”中的“普贤菩萨”造像精美,被誉为“东方维纳斯”;“转轮藏经洞”被称
为“石雕宫阙”;“韦君靖碑”、“蔡京碑”、“古文孝经碑”为世所独存,既
是书法珍品,又可补史料之遗缺,价值极高。
大足石刻,“凡佛典所载,无不备列”,在艺术上“神的人化与人的神化”达到
高度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