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三题
▓良心的拷问
半个多月来,地震带来的巨大悲痛分分秒秒都在撞击着每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为死难者哭泣,为受伤者悲伤,为孤儿们担忧,为废墟而揪心。军队和志愿者的援救感动和激励着全国人民,各地同胞的捐赠使人们增强了希望和信心,世界各国的哀悼和支援使我们看到了人类共通的良心,企业家、慈善家百万千万亿万捐赠使我们感受到先富起来的人们的真情。最撞击灵魂的还有四川那个肢残的乞丐,两次趴着捐出乞讨来的30多元钱,更是对人们良心的考问。
正遐想到这里,忽然从网上看到转载的“新快报”一则报道,使悲痛得无言的我忍不住又想说几句话了。
这篇新闻的题目是这样的:《北川未塌小学保住511名师生造价低于公立学校》。报道说,“12日汶川8级大地震中,位于北川县曲山镇海光村的刘汉希望小学却屹立不倒,为保住当时正在教学楼内的511名师生立下了汗马功劳。”“那天下午,我们的教室突然开始剧烈的摇动,摇晃得像是在荡秋千!”“老师大叫‘地震,快趴下’后,所有的同学很快都趴在了楼板上,而房子的摇晃却持续园出来的不到200人;500多人的曲山小学也仅仅因为有100多师生在上音乐和体育课,其余的都被埋在下面。”设想,如果“国家投资”的学校都按“刘汉希望小学”那样建,地震中那千千万万可爱的孩子不是大都能幸免于难吗?难怪媒体报道那么多家长和社会人士要起诉学校房屋建造者!
死者长已矣!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虽然地震天灾是不可抗拒的,但如果照以上事例推理,是不是会有成千上万屈死的灵魂在控诉那些偷工减料的房屋建造者呢?
现在总结教训似乎为时尚早,但是,也许还是应该快点说说。北川已变成一片废墟,据说正在另择地址重建新城。如果再建,人们多么希望多一些有良心的“龙汉集团”,多建造一些“刘汉小学”一样的房屋啊。
这是对“国人的良心”的考验。在北川新城建造之前,但愿有人对“良心”给以监督。至于我们现在正住着的那些经不起“良心考验”的高楼大厦们,只有祈求老天爷不要再发生地震了。
恩施晚报2008.6.2
▓“多难兴邦”摭谈
汶川地震,山崩地裂,神州失色,生灵涂炭,家园毁灭。面对空前的大灾音’、‘修政德’等,才符合天道。修德于民才能天下归心,固国启疆”。“‘修德兴邦’才是现代政治家应该借鉴的古人的政治智慧以及应当继承的政治文化传统。”并指摘在“多难兴邦”论者眼中,“国家的巩固和兴盛的利益高于遭遇灾难的民众的生命、生存等人权,即‘邦’的主权高于民的人权。”“至少在字面上情感上,是有失敬畏之心的令人不安的误用。”云云。
作为一家之言,“修德兴邦”的立论是有其道理的;但是,用“修德兴邦”来指斥“多难兴邦”是站不住脚的,这是论者有意转换了话题。总理是在面对巨大灾害的此情此景下用这个词语来表述一种感慨和激励之情,和“修德兴邦”是不矛盾的。历史事实证明,百余年来的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多难兴邦”的历史。鸦片战争后,列强侵略,迫使清王朝启动宪政改革与洋务运动,推动了戊戌政变、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的历史进程;后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激发了全民抗战,推进了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人民革命运动,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十年浩劫”使亿万人陷于苦难深渊,从而带来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大转变,明他们的看法错了!看看恩施的变化,山里的“老土”确实越来越“洋气”了:城市长高了,清江变美了,经济发展了,生活改善了。飞驰在宽阔的施州大道,畅行在乡村的黑色路面,漫步在秀美的亲水走廊,游览在彩虹般的凤凰大桥,不由人忍不住要引吭高歌:“谁不说咱家乡好……”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主题曲这么唱道:“天地之間有杆秤,那秤锤是老百姓……”这曲子用来评价作为“人民公仆”的公务员的执政行为还是很恰当的。
老百姓心里有杆称,这些建设上的成就老百姓是看得见的;但更大的变化还是群众的观念变化,公务员的作风变化,人的精神面貌变化。
最近几个月,恩施晚报陆续刊登了多期“‘两会热线’办理情况反馈”、“晚报群众热线问题办理情况反馈”等专题材料,问题涉及许多方面,而且大多是老百姓反映的民生问题,反馈办理意见的有政府机关和有关职能部门。说实话,对这些具体事件,局外人也许并不十分关心,当事人对处理意见也不一定完全满意;但作为读者,看到如今政府对百姓的意见,哪怕是极私人化的事情都那么上心那么重视,不能不说是党风政风大的变化啊!
从这里可以看出执政者民主政治建设的进步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胡锦涛主席进一步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有理论分析,民主不仅是解决人们生计的手段,更是人类发展的目标;不仅是实现其他目标的工具,更契合人类自身固有的本性。即使有最好的衣食住行,如果没有民主的权利,人类的人格就是不完整的。民主最实质性的意义,就是人民的统治,人民的选择。人民选择的公务员不是做“父母官”而是做“人民的儿子”(邓小平语),不是骑在人民头上当“老爷”而是做人民的“公仆”,这是执政者是不是得到人民拥护的根本区别。“民可载舟,亦可覆舟”,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啊!
有理论指出:“旧的官文化传统,却腐蚀着在不得不保留的行政集权体制中供职的某些负责人,而这个明显地从旧制度承继下来的行政集权体制,又为受官文化影响的负责人和公职人员的以权谋私、进而‘从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提供了条件。初级民主制与行政集权体制的矛盾,是中国现实政治的主要矛盾,而从行政集权体制滋生的反民主势力,是中国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