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鸡鸭背后的真相—一位良心发现者的自白

智库作文
2017-07-21
0

学习传统文化一年多了,今年四月,偶然回家乡一趟,闻到满大街油炸食品的香味,想起两年前我做炸鸡鸭生意时的一段生涯,真的是不堪回首,因此把一些永生难忘的经历写出来,希望与全世界每一位有缘看到此文的朋友交流,因为良心的折磨已使我夜夜不能成眠了!如果你们觉得对亲朋好友有真实的利益,敬请广为告知,使我们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色香味的迷津之中,永无休止无法自拔……

前几年有一次吃肉,不知为什么反胃,吐得很厉害,之后就一直也没再吃过,见别人吃也没什么感觉,就这样一晃有四年了。可是那天我在逛街,突然被炸鸡的味道给引得馋涎欲滴,像是「灵光乍现」似的,心里萌生了一个念头:一定要做这个生意,肯定会赚大钱!一个不吃肉的人都有这种感觉,何况那些吃肉的人呢?

这种感觉怂恿着我,似乎想都没想,连锁性质的小店开张了,就学了三天技术。其实哪里有什么技术?把那些已经宰、剖好的鸡、鸭,用教你的方法,拿配方腌制一下,腌制的过程其实就是加入添加剂的过程,腌上一晚上,第二天捞出来炸就可以了。

腌制

但刚

长队,节假日更是供不应求。鸡12元、鸭15元,真是「物美价廉」啊!有的人买了送给父母、亲友,在一个100万左右人口的城市里迅速开了30多家这样的小店。(后来不久就爆发了禽流感,真是天谴啊!)作为一名公务员,炸鸡鸭是我的业余项目,看着朋友、邻居、同事、以及各种熟识的面孔买走一只只鸡鸭,我的心里真是喜忧掺半,喜的是生意火爆,忧的是这样做不够厚道。因为祸患很快就殃及自己的家庭了。

最忧心的是我自己的孩子,明知这些鸡鸭吃了对身体有害,经不住孩子一直闹着要吃,心想,那就少吃点,应该没啥大事。为了孩子不哭闹,最后限定孩子一周只吃一只,可那根本做不到啊,闻起来太诱人了,孩子忍不住,就吃得越来越多,我的心渐渐揪起来了。

后来,每次孩子吵着要吃,我就把鸡、鸭只放点盐不用添加配方腌制,炸了给孩子吃,聊以自慰。后来才知道,那些鸡鸭从孵出来,只用养21天,最多28天,就又肥又大提供上市了。当时我还不明白,那些鸡在腌制过程中大腿骨为什么那么容易断。几周就长成上市的鸡,那是怎么喂出来的呢?我们有一位朋友

的?那些小摊小贩一般是去离自己店稍远的地方,买这种不知用了多久的便宜油,反正没有人去检验。

想到自己以前常常去吃那些炸串,也带孩子去吃各种肉类炸串;还有一些包子店、米线店等等一些类似食品店的老板都来买这种油。据说用这种油调馅的包子,不用加其他的调味品,卖的特别好。想起以前为了节约时间,常常去一些包子店买那香喷喷的包子,感觉真是反胃,心里觉得真是对不起孩子。如果不做这一行,怎么会知道这些?

那些炸西式鸡腿的也是大同小异,也是给自己的侄子和女儿一次就买三、五根,见了他们的制作过程(通过大同小异的办法)懊悔不已,以后再也没敢买过。

其实现在添加剂在食品行业的滥用,被曝光过多次了,但一些行业老板为了自己的一点利益,根本不管顾客的健康,这些更细的内幕是随着生意的进行,慢慢的,和卖添加剂的老板熟识了,他对我的戒心也没有了,就一点一点给我讲解清楚各种添加剂的作用。原来人家还怕我是记者,听说以前记者爆过内幕,他们都想办法把事情平息了。

我说怎么刚到添加剂的店里,可以闻到各种熟悉的

超市送肉的,还回收肉皮,她趁回收肉皮时,让我看了里面肉馅加工的场地,到处是油腻腻脏兮兮的,肉的油脂上刮下来的一堆堆黑乎乎的东西没人去收拾,随手就一股脑绞到肉馅里。

她还告诉我肉皮的几种用处,做肉皮冻、卖到更小的店里、工业用等,即使坏了也没事,炸一下,多放调料添加剂进去,根本没人吃的出来,如用这方法还实在压不住异味时,那也不能扔了,都是钱啊,想办法都要卖掉……而她自己也开一家小饭店呢。

源自非洲的一种热带鱼,在中国的餐饮圈很受食客欢迎,但北方不容易养活,因为这种鱼只在9—13度水温中生长,又想赚这个钱怎么办?只有刺激鱼在短期内长大,我舅舅养这种鱼很赚了些钱,看着那一条条肥胖的鱼,他总说少吃点,吃多了不好……

现在,弄得我神经兮兮的,什么都不敢给孩子吃,吃什么都不放心……一问很多朋友,大家都是忧心忡忡的。

扪心自问,我们都在做什么?我们对得起自己和孩子吗,我们到底怎么了?我们都被食品的色、香、味迷惑了、引诱了、欺骗了。我们买东西时,看什么呢?色泽、大小、味道等等,都凭

糙米、全麦面。回家吃饭吧,自己做饭,既温馨、又安全。

其实,真正的品质保证就在我们几千年的传统农业中,我们的健康是未来幸福的基础保障。

奉劝大家,回归传统,就是回归自然。

切勿再饮苦食毒了,挽救自己的健康,挽救我们的下一代!珍重!珍重!

感谢马女士供稿

上一篇:感动

下一篇:童趣

相似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