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好事多磨。”這句話真是對極了,任何事物都是在曲折中進行的。宋代詩人楊萬里寫過這麽一首詩:“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正入万山圈子裏,一山放出一山攔。”說的也是這個道理。可是有的人說:“一個人只要是具備了機遇和才能的話,是一定會出人頭地的,也就是說“才能+机遇=成功。”
對此,我充滿疑問。當然,成功離不開機遇和才能,但如果成功的道路用一個簡單的公式概括出來,未免太輕擧了。記得籃球明星邁克爾·喬丹曾說過:“體育雜誌的記者不要老把我的身體研究來研究去,一會兒說我的小腿長,一會兒又說我柔韌性好,適合跳跃.我没有那么多天才,仅仅是因为过去我输得比别人多,所以现在我赢得比别人多。”喬丹的這一番話曾是無數籃球迷日夜奮戰在籃球場上,一大批籃球巨星由此湧現,卡特就是其中一個。喬丹的話固然有他謙虛的一面,但他說出了這麽一個道理“贏得比別人多”的前提是“輸得比別人多”。喬丹正是經歷過“失敗——成功”,“成功——失敗”,“失敗——成功”的多次反復才成爲NBA籃球巨星的。民間也有“百煉成金”之說。因此,成功與失敗之間都有一段曲折的路,絕非一個簡單的公式就能概括的。王安石的《傷仲永》講的就是一個人如果沒有走好成才的路,只能落得人財兩空,悔之晚矣的下場的故事。這個故事反面詮釋了一個道理:事情總是在曲折中進行。
總之,成功與不成功之間有一段曲折的路要走,這正是“才能+机遇=成功“所不能概括的。可是,怎樣才能走好這段路呢?我想除了“才能”、“機遇”外,還應該加上“執著”,成功是離不開執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