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菊
每当我读起陈毅爷爷的诗句;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耐何!我就会想起菊花。菊花是中国传统的名花。她携美多姿,然不以娇艳姿色取媚,却以素雅贞洁取胜,盛开在百花凋零之后。人们爱她的清秀神韵,更爱她的凌霜盛开,西风不落的一身傲骨。中国人赋予她高尚坚强的情操,以明族精神的象征视为国萃受人爱重,菊花为傲霜之花,一直为诗人所偏爱,古人尤爱以菊花为名志,以此比拟自己的高尚情操,坚贞不屈。中国人极爱菊花。从宋代起,名间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古神话传说中,菊花又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如菊花与喜鹊组合表示“举家欢乐”,菊花与松树组合为“延年益寿”等,在明间应用极广。
其实,不光只有陈毅爷爷写诗赞美菊花,还有许多诗人也在赞赏菊花。如大诗人陆游的《九月十二日折菊》中:黄花芬芳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枝。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白居易的《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杜甫的《云安九日》中: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等等。要不怎么说诗人以菊花比拟自己的高洁情操呢?
菊花是寂寞的――秋风萧条,秋叶凋谢,万花“齐杀”的世界只有菊花在寒风中傲然挺立。在寒冷的秋天,菊花独在寒风中迎风吐艳。其它花都败了,菊花能不寂寞吗?然而,菊花在秋天磨炼出来独立寒秋的品质,修炼了高洁淡远的性格,展示着丰富多彩的生机,营造成回归自然的情谊。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奈其何!菊花的精神值得我们学西呀!